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

每一个节气对人们都有不同的含义,尤其是对农耕人来说,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原始功能是记录天气的变化。它将在提醒人们农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因此每个节气都非常重要。一些节气也有许多与农作物结合的农业谚语。

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

【秋分早霜降迟下一句是什么种麦正当时】

寒露时分种植荞麦

每个节气都会有一些农谚或许诗句来描述。秋分早霜降迟的下一句是“寒露种麦正当时”。全句为“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麦正当时。”这句话说的是种植荞麦的三个季节,秋分的时分偏早点,只有对比冷的地方才这个时分种植,而霜降的时分种植就晚了些,对比温和的可以这个时分种植,大部分地方都是寒露时分种植荞麦的。

民间习俗秋分竖蛋

在秋分这天有很多习俗,其中竖蛋就是其中一个。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,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实验。这一被称之为“习俗”的玩艺儿,何以成为“世界游戏”,目前尚难考证。不过其玩法确简朴易行且富有趣味:选择一个平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。虽然失利者颇多,但成功者也不少。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光阴,故有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的说法。

秋分农事注意事项

秋分这时分的天气是对比特别的,所以农事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。加强田间管理,种植叶菜类、瓜类和茄瓜类,应加强田间管理,灌水、防旱,追施肥料,促进生长,喷施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,及时采收,供应市场。培育地力,利用晴好天气,翻种棚菜田园,暴晒、风化土壤,施用有机肥,喷施土壤消毒剂,杀菌灭虫,提高肥力。大棚的更新和维修,老菜区已运用数年的竹棚如严重损坏,务必进行重新更新。以提高冬春菜棚防冻保温功能。

【农谚,“秋分早、霜降迟、寒露种麦正当时”和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经时”哪个对呢?】

这两句农谚都是正确的,只是针对的地域不同。

就农事活动来说,秋分时节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节,因此有“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麦正当时”的说法。当然,这是指黄河流域以南的地区,而在北方则要提前一个节气,应是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。

农谚的地域性,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。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,播种、收获季节不同等等。浙江农谚:“麦黄种麻,麻黄种麦”,陕西农谚则为“麦黄种糜,糜黄种麦”,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。

华北农谚“七金、八银、九铜、十铁”,“秋收不耕地,来年不能定主意”,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、一年一熟耕作制的,在南方就不是这样,浙江农谚“草子种三年,坏田变好田”,“烂冬油菜旱冬麦”,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,就是种大小麦、油菜以及蚕豆、豌豆等,很少休闲,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。

扩展资料

虽然在播种期上这两句农谚反映了地域的差异性大,但在许多农谚里,尽管地区不同,条件不同,却都有类似的说法。如大豆的“干花湿荚,亩收石八”,南北各地都这样说;浙江农谚“割麦如救火”和华北农谚“麦收如救火”一样。

在浙江、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:“六月不热,五谷不结”,“有钱难买大肚黄”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。其所以这样,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。

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,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、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,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、增施肥料、中耕培土等,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。

比如华北、陕西农谚“种田不上粪,等于瞎糊混”;苏北农谚“不施粪,瞎胡混”,浙江农谚“种田无师叔,只要肥料足”;以及华北农谚“锄头有三分水”和浙江农谚“旱来锄头会生水”等等,意思都一样。

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,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,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,随着传播开去,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(如作物的、耕作制的、季节的、口语习惯等)予以变通,最明显的如播种期,几乎“××早,××迟,××××正当时”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。

参考资料来源:*--寒露—秋风萧瑟露冷气凉(节气·物候)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农谚

【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荞麦正当时的意思】

这两句农谚都是正确的,只是针对的地域不同。这句话说的是种植荞麦的三个时节,秋分的时候偏早点,只有比较冷的地方才这个时候种植,而霜降的时候种植就晚了些。就农事活动来说,秋分时节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节,因此有“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麦正当时”的说法。

在黄河流域以北的河北、陕西等地区,所流传的关于种植荞麦的俗语则是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荞麦正当时”,意思是说在白露节气播种麦子还有点早,而到了寒露节气才播种又有点晚了,最好的播种时间是在秋分节气的时候。

扩展资料:

类似的谚语还有:

白露白迷迷,秋分稻秀齐。

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节气,因为白天温度高,晚上温度低,所以在清晨时很容易在植物上形成露水,露水沾到稻谷上,从远处看上去白白的一片。

秋分是白露后的第一个节气,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天的时间,稻谷的谷粒在这十五天的时间中早已经灌浆、积累干物质完毕,所以沉甸甸的稻穗便会将稻谷秸秆压弯了腰,整整齐齐的煞是好看,这也说明稻谷长得特别好。

相关资讯